重视老年内分泌疾病患者用药安全,避开多药联用的“雷区”
摘要:老年人是药物的主要消费人群,也是具有潜在药物安全问题的高危人群。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不可避免地联合多种药物治疗,以致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增加了老年人医源性疾病负担。正视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所必须关注的重点。未来应加强对老年人用药安全性的深入研究,为应对全球老龄化添砖加瓦。
索马鲁肽口服剂研究进展
摘要:索马鲁肽口服剂作为首个上市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药(GLP-1 RA)口服制剂,极大程度地改善了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GLP-1RA的便捷性与依从性。笔者将从索马鲁肽口服剂的创新性及相关实验的疗效依据两个方面综述索马鲁肽口服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119激动药DS-8500a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基于传统靶点开发的双胍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用于T2DM的治疗时往往有水肿、肥胖、肝毒性和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新型T2DM治疗靶点以及对应药物的开发迫在眉睫。在众多靶点之中,G蛋白偶联受体119(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119, GPR119)作为治疗靶点大放异彩,为寻找具有更好药理特性的新型强效抗糖尿病药物提供了可能性[4]。
血清中维生素D正常的老年骨质疏松者,还需要补维生素D吗?
摘要: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更高。近年来,补充维生素D联合钙剂成为了骨质疏松防治方法。维生素D检测、补充和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使用日趋频繁,那么血清中维生素D正常的老年骨质疏松者,还需要补维生素D吗?
医院药房药师浅谈高危药品管理
摘要: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 或High-alert drugs),亦称为高警示药品,是指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目前,国内对于高危药品的具体定义尚不统一,这就给医疗机构的药房及病房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及挑战。首当其冲的问题,哪些药物应该列为高危药品,以什么标准,如何通过高危药品管理来降低实际的工作风险,这样做又有何意义呢?鉴于此,本文以一名医院药房药师的角度,根据对高危药品概念的理解,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验,提出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的看法,望能对应对相关类似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消渴”缘何要用附子
摘要:消渴不只是“渴”,你若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消渴的“渴”,难免不会认为越用热性药越渴!本文就“消渴”这个点,以中医学徒小A和她的师傅问对的形式,以点带面向读者们展示出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我院内分泌临床药师工作实践分享
摘要:我院从2014年起由1名专职临床药师深入内分泌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面对面地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也及时地向患者提供了用药指导。现就我院内分泌科临床药师参与内分泌科的工作实践与心得体会作如下简要介绍。
利司那肽——中国唯一获批基础胰岛素联合适应证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药
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针对基础胰岛素控制不佳的患者,国内外指南对后续用药方案有相关推荐。201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 /美国内分泌学会(ACE)共识声明和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均建议,当基础胰岛素起始方案治疗后血糖不达标,可以考虑联合应用GLP-1RA。利司那肽作为中国唯一拥有基础胰岛素联合适应证的GLP-1RA,利司那肽和基础胰岛素联合有何优势?现笔者对此作一浅析。
度拉糖肽——最新的糖尿病周制剂
摘要:新型降糖药物的出现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不论是传统药物还是新型药物,都有不足之处。比如兼顾疗效的同时低血糖发生风险就会升高;比如低血糖发生风险较低,但是服药频率又太高,所以,我们能看到的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方式都有着一定的缺点,没有一个药物能够既兼顾安全,且强效、简便地使患者血糖达标。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新药,它没有增加体重、导致低血糖的风险,而且降糖效果值得称赞,使用简便,每周1次。它就是度拉糖肽,商品名字是“度易达”。
消渴丸并非纯中药制剂,服用需谨慎!
摘要: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不少患者以为它是纯中药制剂,副作用小。事实上,消渴丸并非纯中药制剂,还含有西药格列本脲。
GLP-1受体激动药司美格鲁肽医学信息简介
摘要 综述新型长效胰高血糖素肽-1受体激动药-司美格鲁肽(曾用名:索马鲁肽)的医学信息,为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提供参考。以“司美格鲁肽”“索马鲁肽”“糖尿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Semaglutide” “Diabetes”“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等为关键词,检索至2020年5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献,归纳司美格鲁肽的药理机制、临床试验数据,并重点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共收集有效文献29篇。司美格鲁肽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可选择性结合并激活GLP-1受体,半衰期长达约1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不受肝肾功能、年龄、性别、种族、注射部位等因素影响。SUSTAIN系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司美格鲁肽0.5 mg或1.0 mg用药组受试者与对照组或安慰剂组相比,HbA1c和体质量均显著降低。在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与其他对照组总体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类似,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道反应。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医保专家“灵魂砍价”的一类新型降糖药
摘要:笔者从一段火遍网络的“医保专家灵魂砍价”的视频入手,评价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 or -2,SGLT2i),包括目前我国已上市的格列净类降糖药以及中国未上市而国外已批准上市的SGLT2抑制剂。
降糖减重,试问谁与争锋?——口服降糖药的临床评价与优选
摘要: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人数众多,成为一个迫切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笔者对口服降糖药进行逐一临床评价与优选,以比较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与优势。
药师为您解答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困惑
摘要: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在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及水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作为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等。因为糖皮质激素的强大的作用,广泛的临床应用领域,故此药所产生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多,这也是人们提及糖皮质激素极其恐惧的原因所在。本文为大家解答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药师告诉您哪些药物引起糖代谢紊乱
摘要:药源性糖代谢紊乱是指药物在治疗非血糖相关性疾病时引起的糖代谢异常,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严重时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由此,本文为读者介绍了服用后会引起糖代谢紊乱的数种药物,以供参考。
神奇的降糖新药——SGLT-2抑制剂
摘要:SGLT-2 抑制剂是一类有效治疗T2DM的新型降糖药,其具有独特的不依赖于胰岛素分泌的降糖途径,SGLT-2抑制剂不论单药还是联合用药,都具有非常确凿、有效的降血糖效果。2019 ESC-EASD共识和2020年ADA指南的推荐意见在心血管高危/极高危风险的患者或者心衰或者慢性肾脏病为主的患2型糖尿病者中一致推荐SGLT-2抑制剂作为优选降糖药物,相信随着其价廉物美的特性,其应用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PDCA循环管理规范儿科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合理应用
摘要:为提高我院儿科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rhGH)的合理性。抽取我院rhGH门诊处方117张进行专项点评,应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管理方法分析不合理使用原因,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实施。通过3轮PDCA循环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分析rhGH门诊处方的合理率。 第一轮PDCA干预后rhGH的不合理处方率由3.4%下降至0.8%(P<0.05)。第二轮和第三轮干预后处方不合理率较前有所上升,分别为2.3%和5.8%。主要原因是完善后合理用药系统体重数据后发现较多超剂量使用rhGH,予以设定系统极量规则。 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提高我院rhGH合理使用效果显著,可在其他医院管理领域进行推广。
家庭药箱的科学管理
摘要:俗话说:伤风感冒等小问题时,老百姓多数都选择到药店购买相关药品回家自行药疗。时间长了,家里的药越来越多,丢了可惜,觉得也许今后还用得上,不丢又不知如何妥善管理。当然,这里还包括很多药是从医院开回来没有吃完的。本文作者通过总结这几年的个人心得,告诉大家如何科学管理家庭药箱。
情绪病有苦自己知,看中西医如何治疗这种病症
摘要:情绪病似病非病,可能因为莫名的身体不适而做过不同的体检,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引起情绪病的成因有很多。典型的情绪病会出现头痛、失眠、疲倦等,亦有可能发展出众多行为认知障碍,常见的有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等。本篇给大家说说中西医分别如何治疗情绪病。
灵魂砍价主角“达格列净片”的"糖"事儿
摘要:糖尿病在中国老百姓中的知晓率甚高,本文介绍了国家谈判中被灵魂砍价的达格列净片及其被发现的历史和作用机制,带大家更深一层地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治疗药物。
如何消除儿童在使用孟鲁司特钠(成人剂型)时的疑虑
摘要: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对专业认知不在同一层面,我们常会遭遇到病人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药房需要药师做到包容些、积极些,尤其涉及老人家、婴幼儿等特殊群体时。本文就儿童如何使用孟鲁司特钠(成人剂型)为例,为药房药师们提供了在遇到有争议用药问题时,比较合适的几条处置方法。
中药谚语知多少
摘要:中医药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草药的名称种类繁多,自古以来,许多文人、诗人与中医药结下不解之缘,不仅产生了与中药相关的故事,而且他们还将中药名称写进诗词里、对联或谚语中。本文特为读者们列出了几首有关中药的常用谚语,博君一乐。
《红楼梦》中的三种药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曹雪芹利用丰富的医药知识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将医学和文学完美自如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就《红楼梦》中涉及到的几味中草药,为大家做一番介绍。
同为麻黄生,功效各不同
摘要 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要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笔者现对麻黄来源与性状特点、不同麻黄炮制品的炮制方法与作用特点、不同麻黄炮制品的炮制方法与作用特点、麻黄常用药对、麻黄现代研究等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对付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剂您选对了吗?药师给您支招!
摘要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和疫苗,防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该病毒除了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所以除了戴口罩,消毒也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剂如何选?如何用?进行了阐述。
“病毒”来啦!怎么确保多基础疾病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如何保障老年人在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上,安全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呢?且老年人通常基础病多发,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维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和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是否会出现配伍禁忌?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阐述。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与病毒斗争是医药学家永恒追寻的课题
摘要 纵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悲壮的与病毒的博弈史。在共存和繁衍中不断地与病原微生物进行着不懈地斗争,不断地研制和发现新的抗生素、抗病毒药和化学治疗药,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同时,病原微生物在不断地更新或变异,耐药菌(毒)株和变异毒株不断地在出现。因此,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是医药学家永恒探索和追寻的课题。笔者现先从病毒为何经常发生变异,抗病毒药可选择哪些作用靶位,新药研发为何需要慎之又慎,为何要重视新药的近期、远期毒性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探讨。
10种常用防瘟中药的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 传统医学的“瘟疫”是指一类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而中药在预防病毒、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药用资源丰富,临床应用历史悠久,辨证论治精准治疗,可多靶点作用于疾病,耐药性小,古今疫方常用芳香、辛散、清热药以散邪逐湿除热,本文选用临床常用防瘟中药苍术、广藿香、贯众、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川芎、薄荷、牛蒡子、连翘,对其抗感染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以为当前防指瘟疫工作提供参考。
想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药师给您支招!
摘要 在疫情严重的当下,有14亿人口的我们如今每天都可能消耗达28亿只一次性口罩。我国的口罩产能供给长远来说足以应对疫情,但是短期内,一次性口罩供应不足难以避免。为节约医疗资源,避免对一线医疗工作者防护物资造成挤兑,本文就如何延长一次性口罩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阐述。
家中应常备哪些药品呢?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不少的家庭已经有了为家庭配备、存储一些药物的基本意识,但药品如何选择,哪些是必要哪些又是不必要的药品呢?本文就家中如何合理配备药品进行了阐述。
疫苗,这一次你能赶上拯救世界吗?
摘要:2020年3月中旬,新冠病毒在武汉的大流行势头已被有效阻击,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燎原之势已成,大有不走遍七大洲五大洋不罢休之态,因此WHO宣布新冠病毒全球疫情进入全球流行。那么这一次面对新冠疫情,疫苗赶得上拯救世界吗?
抗击耐碳氢酶烯肠杆科细菌(CRE)一线新选择——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
摘要 丝氨酸β内酰胺酶,包括Ambler A类的ESBLs、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C类β内酰胺酶以及KPC等碳青霉烯酶,导致临床多重耐药细菌导致重症感染治疗失败,是目前抗感染治疗的重大挑战。阿维巴坦可抑制除产B类金属酶的碳青霉烯酶上述β内酰胺酶,可以大幅提高头孢他啶对产上述酶导致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成为应对当前革兰阴性菌耐药挑战的重要进展,是临床治疗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病菌的一线新选择。
药物,不是你想停,想停就能停!
摘要 药物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服药得当可以治病救人,服药不当,则会给身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必须适时适量应用,才能“药到病除”。对患者来说,什么时候服药,什么时候停药都是非常重要的,服药后感觉病好了,是立即停药还是将剩余的药都吃完呢?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神药“奥司他韦”真的安全么?
摘要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我国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最广泛的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但服用奥司他韦引起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1999 年上市至 2018 年12月31日,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共收到奥司他韦相关ADR报告12 517例,其中2015~2018年的总报告例数为5 259例,占42.01%。
“白色瘟疫”,您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摘要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病。随着各种抗生素的诞生,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结核病已不再是不治之症,但是,至今仍缺乏有效预防感染或发病的疫苗,结核病仍居甲、乙传染病的前位。临床应用的抗结核药种类众多,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患者较易耐受的成为了常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物,只要坚持正规专业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都可以治愈。
氧浓度滴定技术对全麻术中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 基金
摘要:拟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滴定后吸入氧浓度对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连续入选30例行择期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15)和B组(n=15)。全麻纯氧诱导插管后,A组吸入纯氧100%,B组设置初始氧浓度80%。术中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B组吸入氧浓度范围在60%~80%,使PO2维持在150~180 mm Hg。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 h(T2)、拔管前(T3)时刻行血气分析及炎症因子标记物检测,记录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中出入量及患者恢复室(PACU)拔管时间。结果:A组血氧分压(PO2)、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显著高于B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麻术中,氧浓度滴定技术可以减少肺损伤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药师说药 | 抗生素——“洪水猛兽”or“灵丹妙药”?
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合理用药的宣传,政策法规的制定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抗菌药物到底该不该使用?抗菌药物该如何正确使用,应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进行了阐述。
Mi-2化合物——揭示对抗脑癌新路径
摘要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科研小组发现一种能有效破坏DIPG细胞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通过特殊的路径达到抗癌效果。之前有不少上市的降胆固醇药物作用比Mi-2效果更强,那些药物是否潜在作为抗癌药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于宫颈癌疫苗的几个“冷知识”
摘要:宫颈癌疫苗为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ms,HPV)疫苗,最早于2006年在美国获批上市,我国政府对于HPV疫苗高度重视,原卫生部等15个部门印发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对HPV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针对宫颈癌疫苗如今火爆的市场环境,该文主要为读者介绍了关于宫颈癌疫苗的一些不易为常人所知的知识。
谈谈抗肿瘤辅助药对于肿瘤治疗的作用
摘要抗肿瘤辅助药是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放射、化疗等治疗过程中预防、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以及提高相关耐受性或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非细胞毒类药物。目前中成药在辅助肿瘤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存在超量使用和不合理应用现象。因此限制免疫增强药和中成药的数量和使用,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辅助药,这对减轻患者负担,降低药品费用都有重要意义。
要化疗,更要安全顺利地化疗——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的防范
摘要:化学药治疗、放射治疗、手术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尤其是化疗(多种抗肿瘤药的联合周期性治疗)。笔者以设问的形式探讨如何更要安全顺利地化疗和防范 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比如为何抗肿瘤药所致的毒性或不良反应要比一般药品多、大、广、重?为何要赋予肿瘤患者良好的生活质量?等等。
用好镇痛药,远离癌痛
摘要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而且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本文主要阐述了常用的药物治疗
华法林的临床应用
华法林已有大约60年的用药历史。因其治疗范围受限,所以对于患者来说存在较大的用药安全风险,也使医生监测患者用药后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当今社会虽然有很多抗凝血作用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都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拮抗药物,并且价格昂贵,因此可以说华法林在该方面是不可替代的,也许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华法林都将作为我国抗凝血治疗的主选药物。因此掌握好华法林的治疗范围以及加强检测都显得非常重要。
你不可不知的皮试
近期,又一例头孢曲松钠输液致死案件在医疗圈刷屏。输注头孢曲松钠后休克,90分钟不到抢救无效死亡,那么头孢类药物到底要不要皮试?关于头孢的皮试,现国内仅有浙江省出台省内指导意见。头孢类说明书的意见也不一致。而众所周知需要皮试的药物为青霉素。临床上只有青霉素皮试阴性结果,医生才敢安心使用。但是皮试阴性是否代表着安全呢?皮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对排查1类过敏反应有很大的意义。药物的使用可能影响皮试结果。皮试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可以按照笔者推荐的六步法严格执行。皮试各种细节,依然充满风险,需要我们严谨的对待。
警惕荧光素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摘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是常用、基本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FFA检查能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大血管至毛细血管水平的生理与病理情况,对眼底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有很大作用。荧光素钠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性眼底和虹膜血管的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是公认的最常用并且相对安全及性质稳定的眼底血管造影剂,但在做FFA时也会偶尔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极少数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加强防范。
抗生素——“洪水猛兽”or“灵丹妙药”?
摘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菌药物的管理与合理用药的宣传,政策法规的制定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抗菌药物到底该不该使用?抗菌药物该如何正确使用,应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进行了阐述。
临床高血压药的合理运用
摘要: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本文就临床高血压药的合理运用进行了阐述。
名花入联也入药
摘要: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常常用名花吟诗作对,留下了不少诗词,对联。而这些名花,在中医看来,却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良药。本文就这些名花的药用价值进行了阐述。
年轻人,这件事你做了吗?
摘要:补钙并不只是老人和孩子的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就需要补充800毫克的钙。补钙时的首选,不是钙片,而是食疗。如果饮食均衡,多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轻松就能满足钙的需求
菟丝子的爱情
摘要:爱情于人于植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于菟丝子亦是。当她闻到爱情的气息破土而出时,她的爱情就是她的寄生宿主。强壮的宿主会呵护菟丝子短暂的一生,任她攀援和蔓延,陪她一起迎接春天的绿,享看夏天的繁华,收藏秋天的金黄……爱情就是这样,明知有毒,却仍拥你入怀抱,明知你是我的毒药,我却甘愿饮鸩止渴!菟丝子模样柔弱,却追求着“向死而生”的爱情!惊天动地!
中药鉴定的怀想
走进本草鉴定的书里,宛如走进一幅优美的画里,无论是那些摇曳生姿的草木精灵,还是坚硬安静的矿石,都是那样的绚烂,将笔者深深吸引。师曾语重心长的讲及中药工作者的基本功:就是应用经验鉴别、识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包括眼看、鼻闻、手摸、口尝和入水、入火六种方法,中药鉴定学的深刻内涵,即鉴中药之来源与中药之“真、伪、优、劣”,终为中医临床服务,笔者深感如是,并分享了一些鉴定经验,以供读者参考。
宫廷美容方药
从古至今人们从未放弃对美的追求。尤其对于条件优越的古代宫廷,更加重视面容驻颜,因此积累丰富的用药经验和珍贵秘方,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宫廷美容常用中药和验方。
由《如懿传》引出的护发小技巧
笔者通过宫廷大剧《如懿传》引出慈禧御用的护发秘方,此方名为“令发不落方”,并与读者分享,从组方、药理、功效等方面进行探讨。建议读者搞清楚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说说宫廷剧里的中医药宣传
在中医药得到国家大力政策扶持的今天,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既要大胆宣传,创新宣传方式,也要汲取夸大宣传中医药作用的深刻教训,切莫自打“乌龙球”。现在很多不实,甚至荒谬的中医药宣传出现在热播剧中。为此,笔者希望有关管理部门,作好监督审查的管理工作,决不能让不实,甚至荒谬的中医药宣传出现在剧中。
儿童发热的用药,您需要了解这么多知识
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保护措施)反应,一般的的低热主要建议采用物理的降温方法,但当发热38.5℃以上时,就需要选择退热药口服。本文全面系统的为大家阐述了儿童为什么会发热?如何判断发热?发热时为什么常伴有痛感、为何会引起惊厥,发热时可选服哪些药以及哪些药品对儿童不宜等。
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与风险 (第四期)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中药创新的产物。当时中国缺乏在西药上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因而大力挖掘中药的使用,一批中药注射剂快速通过了药物审批,在药物紧缺年代发挥了很大作用。因当时研发水平和科技条件有限,生产工艺和质量研究不太完善,某些品种临床试验数据支撑力远远不够。2016和2017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分别占到84.9% 和83.5%。
《神农本草经》里的“仙草”——人参
人参是《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第一味仙草:“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玉精 ,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采根,竹刀刮,暴干”,本文详细介绍了人参这味中药的由来、历史及药用价值。
ACEI/ARB对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010年世界范围内房颤患病率约3%,中国部分地区30~85岁房颤患病率约0.77%,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的建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两大权威指南中,预防房颤的发生提到了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抑制剂[尤其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停滞药(ARB)],本文对其可能机制及各国指南进行梳理,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同为三七粉,为何生熟功效各不同?
三七,是一种常用中药,又名山漆、田七、金不换、人参三七。笔者在文中就三七的由来、功效、成分、三七方剂的临床应用、服用三七粉的注意事项、生熟三七粉不同功效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五毒真经——古代著名毒药
毒药自古就是杀人的武器,历史上相关记载也较多。现在网上也有文章提到中国古代有八大毒药、九大毒药或十大毒药,但很多毒药只是传说而已。笔者作为药学工作者将从专业角度来为说说这些著名毒药的来龙去脉。
醋的妙用
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家家都有,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于醋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食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以醋直接入药的方剂很少出现,大多只取其食用价值。醋作为药物使用历史悠久,且对于外用疗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应该认识到醋的药用价值,逐渐重视对醋的多种开发利用。
抗前列腺癌中药研究概况
癌症统计数字提到,前列腺癌(PCA)患者的人数占总癌症比例的7.1%,同时也是中老年男性癌症排名第二的“杀手”。随著近年纳米医学、遗传医学、现代中药的急速发展,针对PCA患者个性化治疗已成为主要方向,尤其是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这一块,更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探讨了抗前列腺癌中药发展概况,包括中药方剂、中药材及其活性提取物。标明随著天然草本植物的研究日趋普及,中药防治前列腺癌的成效展示独特的优势,不论单味中药活性提取成分,还是组合复方对前列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在常规西药临床治疗上亦可作为增强功效的辅助制剂。然而,中药固有的多靶点治疗功效,虽说能够全面考虑到患者的病况,但对其药理路径仍然知之甚少,仍需加强研究进度。另外,目前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在临床给药剂量尚未有统一标准,这无疑对药物安全性带来隐忧。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注射用奥沙利铂、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联合用药的稳定性考察
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奥沙利铂、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2种药物联合用药时的稳定性,旨在为恶性肿瘤患者镇静,镇痛的用药可行性提供参考。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分别与两种肿瘤药物配制在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室温放置,分别进行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等试验,并进行质谱检测。在10、8 h 内,两种配伍溶液均澄清透明,pH值稳定,不溶性微粒、渗透压摩尔浓度检查符合规定,质谱检测显示无新物质生成。两种配伍用药安全、合理和可行。
双靶点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与临床应用
以吗啡为代表的μ阿片受体基因单靶点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疗效确切,但不良反应严重。双靶点阿片类镇痛药指药物分子同时激动MOR和激动/拮抗阿片受体亚型或非阿片受体的镇痛靶点。双靶点阿片类镇痛药物作为一个有效治疗策略,在中国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MOR-κ-阿片受体(KOR)和MOR-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NRI)阿片类镇痛药布托啡诺和地佐辛的镇痛作用和临床应用。
紫杉烷类新制剂比较
目前紫杉烷类制剂临床上有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卡巴他赛。由于紫杉烷类药物水溶性极差,口服吸收困难,临床均注射给药。而为了制成注射剂,3种药物均使用了聚氧乙基蓖麻油或吐温80为助溶剂。但这些助溶剂有两大缺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致敏性,二是均为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于致敏性,药学专家们可以在给患者注射这些药物前,通过预施糖皮质激素和H-受体拮抗药予以基本消除;但是对于P-糖蛋白(P-gP)抑制剂的问题,药学专家们总体重视程度不够。现对紫杉烷类新制剂作一比较。
中药不良反应的来源及预防
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数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中药的疗效,降低中药不良反应,是我们每个中医药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现就中药不良反应的来源及预防作一浅谈,追根溯源是为了更好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活色生香——中药鲜药的历史沿革、保鲜技术和现代应用
中药鲜药,主要是指以新鲜植物类中草药的自然汁入药,或者以鲜活的动物或昆虫类入药以治疗疾病。新鲜药材采收后立刻使用、经晾晒等简单加工,或低温冷藏,使用时将鲜药配入药方当中。笔者现对中药鲜药的历史沿革、保鲜技术和现代应用作一综述。
中药安全无毒?错!合理用药是关键
近些年几起影响比较大的中药中毒事件和相关中药成分毒性的前沿研究,一方面打破了人们“中药没有毒”的固有观念,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使得一些人开始质疑甚至全面否定中药,甚至达到“谈中药色变”的程度。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中药的毒性,合理地使用中药,不但不会中毒,还能起到事半功倍、药到病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如何鉴别一个人是否产生中药中毒、中毒的程度、如何预防中药毒性、如何化解毒性进行探讨。
慢步银杏大道 访寻药食古树
银杏树(Ginkgo biloba)属于裸子植物银杏科唯一的落叶乔木品种,是极小数能够由两亿多年前的远古时代繁殖到今的珍贵树木。有人视之为活化石,有人命名公孙树,寓意长寿、活力,更有人坚信它拥有青春不老的医疗功效。本文笔者借亲身经历,拟从形态特徵、果实与叶片药用价值、毒理研究、现代医学研究和坊间应用等方面带读者认识银杏树。
治疗颅高压,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和20%甘露醇注射液,怎么选?
自临床使用40多年来,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还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和肝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的治疗,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临床实践证明,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和20%甘露醇注射液在治疗颅高压方面均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当两种药同时摆在医生面前时,该怎么选呢?笔者试从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合并疾病方面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连花清瘟胶囊和抗病毒口服液的区别
连花清瘟胶囊和抗病毒口服液都是流感肆虐时的推荐用药,但他们的作用其实是有异的,本文就两药如何作用于流感进行阐述,并比对详解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中药注射剂那些事儿
中药注射剂一直是受到临床争论不断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家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可以肯定的说,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是不良反应也是存在的。笔者现通过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天麻注射液等遭“限范围使用”事件分析并追本溯源、对症下药,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
降脂中药知多少
脂质代谢紊乱是代谢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血脂异常现象。临床表现为肥胖、高脂血症等。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药之国老——甘草
甘草是药之国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誉,又名国老、美草、蜜甘、粉草、甜根子、棒草等。张景岳《本草正》记载甘草“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服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称国老。”
现笔者对甘草的功效、配伍、性状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