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2.png

肺动脉高压标准的更新带来了新的诊断和治疗,合并症的综合治疗与快速临床康复,也成为当务之急。小编荟萃数篇文献,从几个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探究胸部CT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分级诊断价值

目的:对胸部CT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样本采集区间,在该时间段内选择45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与此同时,选择同期45例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行相同的胸部CT检查,以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胸部CT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RPAD、MPAD、LPAD等检查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中,重度患者RPAD、MPAD、LPAD水平高于中度、轻度(P<0.05),同时,胸部CT对不同分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结论:胸部CT是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分级诊断的有效手段,推荐使用.

摘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4):179-181.

点击阅读

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是选取100例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n=50)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是治疗后两组患者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0%/34.00%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是对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改善患者氧合功能。

摘自: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4):96-98.

点击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相关指标在预测其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

观察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是OSAHS合并PAH患者60例及仅患有OSAHS患者120例,分为PAH组和单纯OSAHS组。分别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指数、嗜睡评分大于9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脂、血糖、高血压、血气分析、内皮素-1、一氧化氮(NO)、脑钠肽(BNP)、夜间最低血氧等方面观察患者,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是AHI指数、性别、肥胖指数、嗜睡程度、高血压、血气分析、内皮素-1、NO、BNP、夜间最低血氧与PAH相关(P<0.05),除NO外,均为危险因素。结论是OSAHS患者AHI指数等一些相关指标可对早期PAH做出预测,临床医师应及早进行相关的指标检查,以早期发现PAH,使病人得到及时的诊治。

摘自: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00-302.

点击阅读

2018肺动脉高压标准的更新与临床启示

肺动脉高压(PH)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PH的定义与分类也在不断更新。2018年,第6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SPH)在法国尼斯举行,大会就PH的定义、分类和血流动力学标准均有重要的更新,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相关更新加以介绍。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34(1):19.

点击阅读

贝前列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肺动脉高压(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5月—2018年1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一科治疗CHF合并HP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治疗方案并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以传统治疗,研究组42例予以贝前列素钠联合传统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对比2组患者的超声心功能、心室重构参数,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及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P=3.133/0.001、3.379/0.001、3.419/0.000、4.118/0.000);肺动脉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t/P=5.796/0.000),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心肌质量(LVM)水平低于对照组(t/P=3.218/0.001、4.247/0.000、2.137/0.018);研究组血清REN、AngⅡ、ALD含量降低优于对照组(t/P=9.513/0.000、7.717/0.000、11.595/0.000)。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CHF合并HP患者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加入贝前列素钠治疗,可进一步优化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并抑制心室重构,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

摘自:疑难病杂志,2019,18(1):27-30.

点击阅读

1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术前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后可行非心脏手术:病例报告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以肺动脉慢性血栓栓塞性阻塞和肺动脉高压为特征。囊肺动脉成形术(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BP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可用于CTEPH治疗的方法,该法可替代CTEPH的标准疗法(但更具侵入性),即肺动脉内膜切除术。本文中,我们报告了1例CTEPH患者在BPA术前干预后接受了2次非心脏手术,且无并发症。

1例79岁男性患者出现双侧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适宜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予以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室收缩压估计值为140 mmHg。肺动脉造影显示右肺动脉上段分支完全闭塞,通气/灌注扫描显示多个不匹配的灌注缺损。其肺动脉压(PAP)高达89/25(46)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范围正常。患者被诊断为CTEPH。对双侧肺动脉的8个分支进行4次BPA治疗,直至平均PAP(mPAP)低于30 mmHg。就TKA而言,我们采用了椎管内麻醉,以尽可能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外科医生随时待命,以防需要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CMO)。

应用相应疼痛管理和静脉血管加压药的情况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未观察到血流动力学崩溃症状。患者在康复后第46天出院。两年后,患者计划进行左侧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UKA)。右心导管研究显示mPAP为30 mmHg,几乎与上一项研究相同。手术在椎管内麻醉下进行,并实施连续动脉压监测,术中无需使用升压药。术后第24天,患者出院,且无并发症。

对于接受非心脏手术的CTEPH患者而言,BPA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术前干预手段。

摘译自:Medicine (Baltimore). 2019 Mar;98(10):e14807.

点击阅读

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先天性膈疝中的肺动脉高压

前列腺素E1(PGE)已用于患有先天性膈疝(CDH)和重度肺动脉高压(PH)新生儿中,以维持动脉导管通畅并使右心室(RV)去负荷。本文中,我们旨在评价PGE治疗CDH和重度PH新生儿的PH反应。

对2011年至2016年间在我们中心接受治疗的CDH婴儿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图表分析。在一个亚组中,启用PGE并检测其用于重度PH代谢性酸中毒或低氧血症后的超声心动图证据。为了评估PH反应,我们评估了包括PGE治疗前后的B型利钠肽(BNP)在内的实验室数据和超声心动图。分别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和Mann-Whitneyt检验分析分类和连续型数据。57例婴儿接受PGE治疗,平均17±2天。治疗1。4±0。2天后BNP水平下降,5。2±0。6天后再次下降。治疗6±0。8天后,经超声心动图对重度PH中的三尖瓣反流射流速度、动脉导管方向和室间隔位置进行估测,均有显著改善。治疗与导管后低氧血症或全身灌注不足无关。

在CDH和重度PH患者中,PGE耐受性良好,且与改善的BNP和PH超声心动图指标相关,提示RV成功去负荷。

摘译自:J Pediatr Surg. 2019 Jan;54(1):55-59.

点击阅读

接受定期输血和铁螯合治疗的β-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E患者中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血管和凝血功能改变

肺动脉高压(PH)是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最常见的心脏并发症,包括β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E(β-thal/HbE),且与脾切除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确定接受常规输血和铁螯合治疗(据称可缓解PH)的β-thal/HbE患者中PH的患病率并全面探索其机制。

入组了接受常规输血和铁螯合治疗一年以上的β-Thal/HbE患者。根据三尖瓣返流-喷射速度(TRV)≥2。5 m/s定义PH风险患者。将这类患者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变量与健康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比较。

共有68例β-thal/HbE,包括31例(45.6%)脾切除患者,并将38例对照纳入分析。29例β-thal/HbE患者中检出PH(42.6%)。与不伴有PH的患者相比,伴有PH的β-Thal/HbE患者中,其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x)显著减少,但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内皮素-1(ET-1)和流量介导的舒张(FMD)值升高(均为p<0.05)。TRV与NOx、TAT、sTM、ET-1和FMD值显著相关(r=-0.514、r=0.281、r=0.313、r=0.245和r=-0.474;均为p<0.05)。PH和非PH亚组之间的红细胞生成活性、血清铁蛋白、循环总组织因子(TF)抗原、微粒相关TF活性、微粒促凝血活性和可溶性p-选择蛋白水平无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脾切除术和PH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PH在接受长期输血和铁螯合治疗的β-thal/HbE患者中仍然普遍存在。PH与脾切除状态无关,但与NO耗竭、不依赖TF的高凝状态和内皮细胞扰动有关。

摘译自:Thromb Res. 2019 Feb;174:104-112.

点击阅读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前后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采用mapping技术)与右心室功能和肺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可手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在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前和术后6个月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采用mapping技术),并将结果与右心功能和肺血流动力学进行比较。

对21例不能手术的CTEPH患者在BPA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1。5T磁共振成像和右心导管检查。在室间隔心肌内、右室上、下插入点及侧壁基底短轴切面测量T1值。另外,计算面积校正的间隔未使用造影剂T1时间(AA-T1),并与右心室功能(RVEF)、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PVR)进行比较。

BPA处理后AA-T1的均值显著降低(1,045.8±44.3 ms~1,012.5±50.4 ms;p<0.001)。BPA前,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与RVEF呈中度负相关(r=-0.61;p=0.0036),与mPAP呈中度正相关(r=0.59;p<0.01)和PVR(r=0.53;p<0.05);BPA后相关趋势仍然存在(分别为r=-0.21、r=0.30和r=0.35)。

BPA治疗后,不可手术CTEPH患者中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采用mapping技术)显著降低,并显示与BPA治疗前的RVEF和肺血流动力学显著相关。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采用mapping技术)似乎表明BPA后心肌组织重构逆转,因此该法可能在术前患者选择、非侵入性治疗监测和确定预后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

对于无法手术的CTEPH患者而言,BPA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选择•BPA后未使用造影剂的间隔T1值显著降低,并显示出与右心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之间的良好相关性•未来可通过未使用造影剂的T1值(采用mapping技术)支持预后和非侵入性治疗监测。

摘译自:Eur Radiol. 2019 Mar;29(3):1565-1573.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