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640x330.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委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正式发布,共有121种疾病被收录其中。本周小编带大家了解,其中神经内科疾病——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于1911年首先由Wilson报道,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发病率约为l:50 000,发病年龄3~60岁,以7~12岁最多见,男女发病率相等。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及角膜等组织,以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脑退行性病变和角膜边缘有铜盐沉着环(K-F环)为其临床特征。

 

【标准名称】:肝豆状核变性

【英文名称】:degeneration of the liver

【疾病代码】:E83.001

【别名】: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

【缩写名】:HLD

【分类】:神经内科

 

 

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证实ATP7B基因突变是本病的主要原因,ATP7B基因主要在肝脏表达,表达产物P型铜转运ATP酶(ATP7B酶)位于肝细胞Golgi体,负责肝细胞内的铜转运。由于其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不能将多余的铜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出去,使过量的铜离子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沉积而致病[1]。但ATP7B酶是怎么突变致病的还不清楚。

病理

 

肝豆状核变性的病理表现为大量的铜沉积于脑织、肝胞、肾织、角膜等处。脑病变以壳核最早和明显,范围逐渐扩大。电镜下可见肝胞内线粒体致密、线粒体嵴消失及粗面内质网断裂等。镜检可见壳核内神经元和髓鞘纤维显著减少或完全消失,胶质胞增生。其他受累部位镜下可见类似变化。

 

诊断

症状要点

 

临床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肝脏症状、眼部异常及其他。

1.神经症状

 

(1)锥体外系症状 表现为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样动作,肌张力障碍,怪异表情,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屈曲姿势及慌张步态等。

 

(2)小脑损害:共济失调,语言障碍。

 

(3)椎体系损害: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和假性延髓麻痹等。

 

(4)下丘脑损害:肥胖,持续高热及高血压,癫痫发作较少见。

 

2精神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如淡漠、抑郁、欣快、兴奋躁动、动作幼稚或怪异、攻击行为、生活懒散等,少数可有各种幻觉、妄想、人格改变、自杀等。

 

3.肝脏症状

 

(1)非特异性慢性肝病症状群: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肝大或肝缩小,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黄疸,腹水,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性脑病等。

 

(2)10%~30%的患者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少数患者呈现无症状性肝、脾肿大,或仅转氨酶持续升高,极少数患者以急性肝衰竭和急性溶血性贫血起病,多于短期内死亡。

 

4.眼部异常

 

位于角膜与巩膜交界处的K-F环,呈绿褐色或金褐色。

 

5.其他

 

可有皮肤色素的沉着,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肾小管酸性中毒等。

 

实验室检查

 

1.血清CP及血清铜氧化酶活性测定:是肝豆状核变性重要的诊断依据。

(1)血清铜蓝蛋白测定: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CP<0.2g/L(正常值0.26~0.36g/L),甚至为零。

 

(2)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CP氧化酶活力<0.2密度(正常值0.2~0.532光密度)。

 

2.微量铜测定

 

(1)血清铜测定:正常人为14.7~20.5mmol/L,90%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降低。

 

(2)尿铜测定: 24 h尿铜可间接反映血清非CPN结合铜的水平。一般有临床症状的WD患者。其24h尿铜>100μg。大部分实验室以24h尿铜>40μg作为诊断WD的指标。

 

(3)肝铜量测定: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金标准,由于难以普遍接受肝穿刺,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正常肝铜含量50μg/g干重,WD患者多为250μg以上/g干重。、

 

清铜和尿铜水平对于wD虽不具单独诊断意义,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生化指标综合诊断,但它们却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在治疗方面,及时监控尿铜排出量具有指导意义[2]。

 

3.肝肾功能检查:某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早期可无肝功能异常,肝损害可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如血清总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等;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尿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

 

1.骨关节X线检查:约96%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骨关节X线异常,双腕关节最常受损,表现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软化等。

2.神经影像学检查:CT显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区有诊断价值,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特征对称性基底节区和脑干长T1长T2信号,铜沉积多者出现短T2信号[3]。

 

3.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可显示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rCMRG)降低,豆状核明显。rCMRG改变可早于CT改变,对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颇有价值[4]。

 

临床类型

 

(1)肝型:①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增高;②急性或慢性肝炎;③肝硬化(代偿或失代偿);④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2)脑型:①金森综合征;②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舞蹈症状、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③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声音低沉、吞咽障碍等;④精神症状。(3)其他类型:以肾损害、骨关节肌肉损害或溶血性贫血为主。

 

(4)混合型:以上各型的组合。

 

鉴别诊断

 

1.肝脏损害:与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鉴别。

2.神经系统损害:与帕金森合征、舞蹈病、其他椎体外系疾病、脑干病变、脑炎等鉴别。

 

3.精神症状:与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鉴别。

 

4.肾脏损害:与急慢性肝炎、肝肾合征等鉴别。

 

5.骨关节损害: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减少铜的摄入和增加铜的排出,以改善其症状。

 

一般治疗

 

低铜饮食:应该避免食用含铜丰富的食物,例如动物肝脏、贝壳、螺类、可可、坚果仁、豆类、蘑菇、克力等,以减少铜的摄入,使每日铜摄入低于1.5mg。避免使用铜制食具和炊具。此外,高氨基酸、高蛋白饮食促进尿铜。

药物治疗

 

1.铜络合剂

(1)D-青霉胺: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剂量为每日20mg/kg,分次口服。治疗期间应监测尿铜,通常在治疗第1年内要求每日尿铜排出量>2mg。一般在服药数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可见改善,而肝功能好转则常需经3~4个月治疗。必要时可短期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因青霉胺可能拮抗维生素B6的作用,故应同时补充维生素B6每日约25mg,以避免维生素B6缺乏。服青霉胺期间应定期随访,并检查血象、尿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等变化[5]。

 

(2)三乙烯四胺:不良反应较轻,但效果不如青霉胺,适用于不耐受青霉胺者。

2.锌剂:锌制剂与铜离子结合后可减少肠铜吸收。常用者为硫酸锌或醋酸锌,后者胃肠反应较少,每日口服量以相当于50mg锌为宜,分2~3次,餐间服用。

 

3.硫化钾:使铜在肠道形成不溶性硫化铜排出体外,抑制铜吸收。20~40mg口服,3次/日。

 

4.三乙基四胺:成人1.2g/d,不良反应小,用于青霉胺严重毒副反应患者,但药源困难,价格昂贵[6]。

 

手术治疗

 

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HLD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及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因其他指征行肝移植者,且年轻患者的预后较年长者佳,对于合并严重脾功能亢进的 HLD患者,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迅速提高患者的白细胞与血小板,防止继发感染,使驱铜治疗得以继续进行,且不妨碍以后肝移植的实施,甚至可能延长等待的时间。另外,脾切除保证了有效的肝血流灌注,有利于肝细胞再生,而部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更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这可能为今后 HLD 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提供一个更优的治疗选择[7]。

其他治疗

 

1.对症治疗:肌强直和震颤可用安坦或金刚烷胺,症状明显可用复方L-dopa;精神症状明显可用抗精神病药,抑郁症状明显可用抗抑郁药,智力减退可用促智药。无论有无肝损害,均需护肝治疗,可用肝泰乐、肌苷及维生素C等。

2.中药治疗:大黄、黄连、姜黄、金钱草、泽泻、三七等由于具有利尿及排铜作用而对肝豆状核变性(WD)有效,少数患者服药后早期出现腹泻、腹痛,其他不良反应少。但须强调的是单独使用中药治疗WD,效果常不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推荐用于症状前患者、早期或轻症患者、儿童患者以及长期维持治疗。

 

常见并发症

1.肝豆状核变性并发高血糖

(1)铜沉积胰腺组织造β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2)因肝功能异常,血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肝脏不能迅速将葡萄糖合为肝糖原储存起来。

 

2. 肝豆状核变性伴肾损害时甲状腺功能改变

 

由于铜在甲状腺实质的沉积干扰了碘与甲状腺球蛋白前体的结合,造甲状腺素的合减少,引起甲状腺功能的低下。

 

3.神经症状的并发症:如吞咽困难、饮水反呛等,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更容易患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与褥疮。有锥体外系症状的患者,行走困难、易跌倒而出现骨折。

 

4.其他: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发生出血性休克;少数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易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亦有患者由于脑部损害而合并癫痫发作。

 

少数患者可出现精神症状。少儿期缓慢进行性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部分患者有缓慢进行性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及(或)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

 

预后

对于本病的各型病例,治疗越早,预后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消失,维持正常健康态。对于症前病例行治疗,可以预防发病。本病如不经治疗,以肝病症开始的患儿,常死于肝功能不全;当出现神经系统症以后仍不治疗,多在数年内恶化,死亡。肝、脑、肾症都很严重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差。

随访

预防

防治肝豆状核变性应及早确诊,早期行驱铜治疗。

 

疑难病例

患者甲,男,17岁,主因“言语不清、口角流涎2年,肢体抖动、强直1年余,加重3月”以“锥体外系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收入院。临床表现:2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言语不清表现为吐字不清,并于情绪激动时出现口角流涎,未治疗。1年余前逐渐出现双足拇趾不自主抖动,伴有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给予“谷维素”口服,效果差。10月前逐渐出现右手抖动,伸手持物时出现,紧张时加重,睡眠后消失,逐渐累及右下肢并感肢体僵硬、无力,行走启动困难,转弯变慢,步幅变小,前冲步态,外院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青霉胺62.5mg bid、葡萄糖酸锌10ml tid、辅酶Q10 10mg tid、维生素B6。同时逐渐出现性格改变,易激怒。增加安坦剂量为2mg bid ,症状无改善。加服美多芭62.5mg tid,效果差,10天后停服。增加金刚烷胺100mg qd,效果仍差。查体阳性体征:构音障碍,双侧角膜可见K-F环,右上肢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除示指及小指外均屈曲内收,伸直不能,成铅管样强直。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左侧指鼻试验、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妥,右侧指鼻试验不能配合完成。行走身体前倾,步幅变小,前冲步态,双上肢屈曲内收,后拉试验阴性。四肢腱反射(++)。辅助检查:24小时尿铜:3.514μmol/l;血生化:ALT 21U/L,AST21U/L,GGT 30U/L,铜蓝蛋白<0.1g/L,血清铜6.0μmol/L,腹部彩超:慢性肝损害可能。

疾病相关文献推荐:

 

[1]梁启新,徐余兴,郭旗.手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评价[J].安徽医药,2015,(1):104-105,106.

[2]曹海霞,范建高.欧洲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推荐意见简介[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4):502-504.

[3]江增宏,杨任民,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内分泌HPA轴功能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9):22-24,39.

[4]赵亮涛,金侨英,朱嘉睿,王晋,杨明轩,徐丁,王凡,朱宏文.两例肝豆状核变性家系的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3):1-7.

[5]程然,李怡婧,方舒,徐小元,万华.以肝病为首发表现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3):607-609.

 

文字来源——临床诊疗知识库

 

更多内容:

http://lczl.med.wanfangdata.com.cn/Home/DiseaseDetail?Id=JB2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