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china-pharmacy.com/201904/Images/037.png

前言: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医保控费、两票制改革,医疗机构零差率销售,“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传统模式的医药零售企业简单粗放式的单从药品进销差价的盈利模式或多或少已经逐渐感受到了压力)迫使医品流通从传统的医院端口转向药品零售端口,直接或间接将院外销售市场扩大。于是药品零售DTP模式的崛起也是应运而生,大势所趋。

7.1.png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简单聊聊DTP药房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http://e.china-pharmacy.com/201904/Images/038.jpg7.2.jpg

什么是DTP药房?

DTP(Direct to patient),单从英文字面意思就是“直接面对病人”。简单来说,就是患者在医院开取处方,药房根据处方信息,将相应的药品按照患者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送药上门。

近些年来,DTP药房已经从最先单纯的把药送交到病人手上发展为集多项服务为一体的模式,其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相关的基本信息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且关心和追踪患者的用药进展,提供用药咨询、用药指导等专业服务的一种创新销售模式。

DTP药房的前世

DTP药房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国,(国外也有说DTC药房,direct to customers)。当时也是受医疗控费,医疗收入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加之,药品流通环节过多导致利润空间萎缩。商业企业为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的而发展壮大的一种经营模式。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已出现DTP药房的雏形。当时,北京一家药店(当时称:医药站)经营心脑特药、自费药,由于这些药品没有进入医疗机构,这家医药站也通过医师处方满足了部分患者的用药需求。2012年,我国DTP药房的概念首次出现,国内陆续开启对DTP模式真正意义的探索。

拿笔者亲身经历而言,就江苏南京,2012年承接DTP模式的业务类型的药品零售企业就2、3家。而当时DTP药房销售的品类基本是新特药,价格一般较高,笔者同事们当时一律称为贵重药品,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高值药品”。产品类别也基本为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一般也都为外企。(像我们耳熟能详的类克、爱必妥、美罗华、诺适得)。很显然药品所涉及的疾病谱也都是些特殊疾病,以抗肿瘤药品居多。某种程度上说,药品的使用层面也是相当小众。药品的储存要求基本都为冷链。因此药品经营流通过程中对药品的储存管理、运输管理和处方审核等远远高于了普通药品。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处方外流地推进,医药分开、医疗机构药占比考核等相关政策出台,DTP药房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服务患者数量也是日新月异,销售业绩也是蒸蒸日上。据业内人士不完全统计,一家DTP药房的一年的销售额大概是普通零售药房的40倍。

大概是DTP药房的巨大的销售吸引力,各大零售巨头(华润、康德乐、健客、益丰等)纷纷圈地,开展DTP药房经营模式。不经意间,“DTP”的热度飙升。

7.3.jpg

DTP药房的今生

说完DTP药房的前世,笔者再聊聊DTP药房的今生。随着海量同行纷纷入组“DTP”,DTP药房井喷式增长。DTP市场销售规模不断壮大。但单从DTP药房的执行标准而言,尚且是个空白。同样,药品监管层面也没有相关“DTP药房”监管的法律法规。自然:各家DTP药房,无论是从经营硬件设施,还是从软件资源配置,水平都是参差不齐。

罗氏制药源于“以患者为中心”,最早提出“DTP药房管理行业标准”。总结下来罗氏标准三大原则:第一,全程冷链管理(药品入库→储存→患者<交接给患者>);第二,严格处方审核(处方必须执业药师严格审核)方可销售药品;第三,专业服务平台(围绕患者治疗周期,全程用药跟踪,提供服务)。

可喜的是,就在今年8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也发布了一套《零售药店经营特殊疾病药品服务规范》旨在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标准。规范中明确相关硬件设施的要求,更是对药学服务管理、药物治疗管理做了严格要求。由于毕竟是行业协会发布的规范,并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业内所有DTP药房统一执行此规范,所以不同DTP药房标准差异也依然存在。但是,通过规范,不难看出,未来DTP药房核心竞争力已经从“前世的硬件”竞争,转向“今世”药学技术竞争。对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强化药学技术人员对患者专业化的指导,以达到缓解疾病进程,提高生存质量。笔者认为,这一理念的转变恰恰符合“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人文理念。笔者也默默地为行业的进步点赞。

http://e.china-pharmacy.com/201904/Images/040.jpg7.4.jpg

DTP药房的未来

关于DTP药房的未来,笔者浅谈两点,仅代表个人看法。

第一,DTP药房的模式[1]必不可少,并且会越来越普及。

俗话说得好:存在即合理。前文中 DTP的产生,我们知道,这种模式最早产生于我国患者对“新特药”的需求。因为这些“新特药”医院购买不易,患者治疗又需要,所以才有了DTP药房。某种程度上讲,DTP药房的产生,是解决了患者对新特药的可及性问题。而未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内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全球最前沿、最先进的治疗方案,治疗药品将会惠及到我们的广大国人,这些新药、特药刚开始不能进入到医疗机构,而DTP药房很好地承接了此环节,在极大程度上给广大患者提供了最为及时、优质又必要的服务。同样,DTP药房承接的品类的疾病谱也不再单单集中在肿瘤线,也将涉及罕见病,以及很多慢性病的新药。就笔者所知,江苏南京某医药企业作为DTP药房的开山鼻祖,2018年承接了重磅新特药25种,2019年上半年承接品种也高达19种,其中不乏肿瘤圈大名鼎鼎的PD-1抗体欧狄沃,可瑞达等等。不得不承认DTP药房这一模式也是很好地惠及了患者。

第二,DTP药房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必将回归专业。

为什么说DTP药房未来必将回归专业?在前文多少有所阐述,在DTP药房发展的起步阶段,竞争集中在冷链配送等基础要求。而未来的竞争,笔者认为必将回归专业竞争。首先我们来分析下DTP药房的品类,多数为新特药,且多为外企制造。那么我们反问下我们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新特药,有无“被指导用药”的需求?答案毫无疑问。我们的经营企业具不具备为患者提供特殊用用药指导、用药管理、咨询以及相关药事服务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不是取决于专业的提升?你不具备这些服务能力,怎么承接DTP销售业务?那么假如企业具备很好服务患者的能力,能成功服务患者,锁定患者,从患者的用药源头跟踪,能够为药企提供有关他们产品的大数据,药企肯定愿意将更多的DTP品种交给你承接。所以普通零售药店想成功转型DTP药房,需做好专业功课,练好内功。

当然,笔者想说DTP药房的经营、竞争涉及层面居多,不单单是专业服务,类似DTP药房的经营资质,医保资质,渠道等等都是竞争因素。

最后,笔者想对所有DTP药房的同行说:

关于DTP——岁月不居,未来可期!

7.5.jpg

参考问题

[1] 新京报.2019年度十大DTP药房出炉3.0模式引关注 [EB/OL] . 2019-05-13.

点击阅读

作者简介

刘成翠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