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邮筒内容来源于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文献数据分析以及热点文献推荐,欢迎大家学习阅读。

本期邮筒内眼科键词top10

眼科篇.png

备注:数据来源,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核心期刊产科相关文献数据统计。

本期传递文献

新版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对间歇性外斜视诊治的指导及解读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rmittent exotropia based on the Preferred Practice Pattern of the United States

摘要:

间歇性外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外斜视类型.本文基于2017年版的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内斜视和外斜视》分册,从病史、斜视专科检查、分型、治疗4个方面对间歇性外斜视的规范化诊治进行解读.

作者:刘艳 [1]  赵晨 [1]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上海200031 [1]

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9年19卷1期 6-8页

 点击阅读

玻璃体切除联合ILM翻转对比ILM剥除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meta分析

Vitrectomy with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versus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for macular hole-induced retinal detachment: a meta-analysis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翻转对比ILM剥除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差异. 方法 以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ILM剥除、ILM翻转,MHRD、ILM peeling、ILM flap等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以及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纳入病例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5.3软件对玻璃体切除联合ILM翻转对比ILM剥除治疗MHRD的疗效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病例对照试验,共165眼,其中ILM翻转组79眼,ILM剥除组86眼.视网膜脱离复位率ILM翻转组与ILM剥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5,95%CI.0.84~7.69,P>0.05).黄斑裂孔闭合率ILM翻转组明显高于ILM剥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35,95%CI:4.82~26.72,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08,95%CI:-0.25~0.09,P>0.05).结论 ILM翻转相较于ILM剥除治疗MHRD可明显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但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率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两者并无差异.

作者:陈君虹 [1]  吴韩飞 [1]  陈焕 [1]  李亮 [1]  陶继伟 [1]

作者单位:325027,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底病中心 [1]

期刊:《浙江医学》2018年40卷23期 2541-2545页

 点击阅读

飞秒激光制瓣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Early changes in posterior corneal elev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after 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LASIK and SBK

摘要: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探讨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纵向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4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ASI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6例91眼,其中FS-LASIK组27例53眼,SBK组19例38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1周及1个月用Oculyzer系统测量角膜顶点(中央区)和直径2、4、6mm同心圆上(旁中央区、近周边区、周边区)共27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比较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 结果 FS-LASIK组术后1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924±1.859)、(-1.151±1.586)和(-0.940±1.994)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046±1.667)、(1.172±1.566)和(1.023±1.622) μm,旁中央区和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SBK组术后1d、1周和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高度差分别为(-0.684±1.454)、(-1.053±1.723)和(-0.553±1.572)μm,周边区高度差分别为(1.207±1.317)、(1.327±1.529)和(1.208±1.415) μm,旁中央区及近周边区发生极微后移和前凸;2个组术后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中央区、旁中央区、周边区和旁周边区高度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FS-LASIK术后1个月角膜后表面中央区及旁中央区只有等效球镜度(SE)、手术切削深度(AD)2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其他两区域自变量术前角膜中央最薄点厚度(TCT)、SE、AD、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RBT)、切削比(AD/TCT)均未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顶点发生轻微后移和周边部发生轻微前凸,术后1周时变化最明显,术后1个月时有所恢复.FS-LASIK和SB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均发生轻微变化,但不足以引起角膜扩张,随着预矫正屈光度和AD增加,角膜后表面形态越容易受到影响.

作者:王同梅 [1]  廖荣丰 [1]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合肥,230022 [1]

期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37卷2期 111-116页

 点击阅读

上斜肌麻痹性斜视的上斜肌磁共振成像形态变化分析

A study of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changes in superior oblique palsy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摘要: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研究上斜肌麻痹性患者上斜肌形态学改变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上斜肌麻痹的患者23例(30只眼),其中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32±13)岁(12~53岁)],获得性上斜肌麻痹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36±15)岁(17~62岁)];同时招募20名健康志愿者[男性11名,女性9名,年龄(35±13)岁(15~60岁)].观察上斜肌MRI冠状位形态学改变以及最大横截面积和体积的变化,分析其对第一眼位垂直斜视与旋转斜视的影响.采用秩和检验、t检验及Pe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例上斜肌麻痹患者30只麻痹眼中MRI冠状位可发现上斜肌有类似于圆形(19只眼)和细长的椭圆形(1 1只眼)两种形态学改变.呈圆形、椭圆形改变的上斜肌最大横截面积分别为(10.38±1.76)mm2、(11.16±2.02)mm2,均小于16只非麻痹眼的上斜肌最大横截面积[(14.16±1.8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08,P<0.001;Z=5.178,P<0.001),亦小于健康对照40只眼上斜肌最大横截面积[(15.40±1.7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15,P<0.001;Z=6.330,P<0.001).圆形、椭圆形改变的上斜肌肌肉体积分别为(104.92±13.36)mm3、(110.43±16.11)mm3,均小于非麻痹眼[(254.57±20.15) mm3]和健康对照眼[(258.04±16.36) 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非麻痹眼比较,Z=7.511、5.396,均P<0.001;与健康对照眼比较,Z=10.040、6.936,均P<0.001).圆形与椭圆形改变的上斜肌麻痹产生的垂直斜视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圆形改变的上斜肌麻痹产生的旋转斜视小于椭圆形改变的上斜肌麻痹产生的旋转斜视(5.47°±1.05.与7.36.±0.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P=0.005).圆形、椭圆形改变的上斜肌体积与第一眼位垂直斜视的角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但与第一眼位旋转斜视的角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631,P=0.004;r=0.801,P=0.003).结论 上斜肌麻痹患者MRI扫描可见最大横截面积变小和体积缩小,提示上斜肌萎缩变形;而其形态改变对垂直斜视影响不大,但与旋转斜视的产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郝瑞 [1]  张伟 [1]  赵堪兴 [1]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 [1]

期刊:《中华眼科杂志》2019年55卷1期 20-24页

 点击阅读

双眼协同分开的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synergistic divergence

摘要:

协同分开是指患眼不能内转,且企图内转时同时伴有外转,导致双眼水平向非患侧方向注视时,双侧外直肌同时收缩,双眼极度分开的一种罕见眼部疾患表现,临床也称为眼球后退综合征合并协同分开或眼球后退综合征4型、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合并协同分开.具有协同分开症状的疾病归类于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性疾病,部分患者同时合并Homer综合征、视盘发育不良等多种眼部或全身异常.治疗协同分开的常用手术包括患眼外直肌后徙或离断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上、下斜肌同时减弱术以及患眼外直肌眶巩膜固定联合内直肌缩短术,但手术效果有待于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观察总结.本文汇总分析了近年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协同分开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萍 [1]  郝瑞 [1]  张伟 [1]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市眼科研究所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300020 [1]

期刊:《中华眼科杂志》2019年55卷1期 63-67页

 点击阅读

Argus Ⅱ人工视网膜系统研究进展

Argus Ⅱ retinal prosthesis system:an update

摘要:

Argus Ⅱ人工视网膜植入系统是首例经美国FDA和欧洲CE批准临床应用的视网膜植入设备,临床用于外层视网膜致盲患者的功能视觉恢复,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视觉植入系统.Argus Ⅱ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摄像机捕捉图像,转化为特定频率的电信号,传输至位于视网膜前的电极芯片,直接刺激内层视网膜形成视觉,从而取代了光受体细胞的功能.植入Argus Ⅱ系统的患者辨认视觉、靶向定位、运动识别和导航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少数会发生由植入设备或手术引起的结膜糜烂、低眼压和无菌性眼内炎等不良事件,但均可通过医疗干预缓解.Argus Ⅱ系统未来的发展不仅包括图像处理软件的升级和电极芯片等硬件系统的完善,视网膜视觉信号传输处理机制的研究突破更会助力其发展.本文就Argus Ⅱ人工视网膜系统的生理基础、工作原理、疗效评估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作者:徐至研 [1]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 100730 [1]

期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37卷2期 157-160页

 点击阅读

单眼双视盘一例

摘要:

患者,男,12岁,自觉双眼眼前漂浮物于2016年7月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眼压右眼12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3 mmHg;双眼角膜光滑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虹膜完整,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检眼镜及彩色眼底照相检查可见,右眼视网膜在位,视盘色可,边界清晰,C/D约为1/3,视网膜血管走行良好,动静脉比约为2/3,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左眼视网膜平伏在位,可见上下分布2个视盘,上方主视盘约1.5个对侧眼视盘大小,椭圆形,色可,边界清晰,可见鼻上、颞上视网膜动静脉以及鼻下、颞下视网膜动脉穿出,C/D约为4/5,视杯大且深,动静脉比正常,下方副视盘位于前者下方1 PD处,约2/3对侧眼视盘大小,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可见独立的颞下视网膜静脉血管穿出,走行伴随主视盘颞下视网膜动脉,且颞下动静脉比约为2/3,副视盘周围可见脉络膜缺损以及色素沉着,黄斑中心凹反射存在(图1).患者家族史、既往史均无异常.

作者:袁琳慧 [1]  冯雪梅 [2]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沈阳110004;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116000 [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沈阳,110004 [2]

期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37卷2期 92-93页

 点击阅读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诊疗进展

Current advance of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摘要: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是以脉络膜异常分支状血管网及末端息肉样血管扩张病灶为特点的血管性病变.PCV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还是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个亚型,目前尚有争议.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作为一种新的眼科影像检查技术,具备无创、快速、分辨率高的特点,其对血流的显影不受血管渗漏和视网膜出血的影响,能够提供三维测量的病变图像,并能实现病变的定量检测和分层检测和分析.OCTA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助于对PCV这类血管性疾病的认识.PCV的治疗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目前已经进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时代,绝大多数PCV通过单纯抗VEGF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PCV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楠 [1]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730 [1]

期刊:《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37卷1期 77-80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