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邮筒内容来源于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文献数据分析以及热点文献推荐,欢迎大家学习阅读。

本期邮筒内神经外科键词top10

神经外科篇.png

备注:数据来源,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核心期刊产科相关文献数据统计。

本期传递文献

血管内栓塞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Meta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Embolization or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for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摘要:

目的 对不适合手术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BAVM)行血管内栓塞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现有病例证据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方法 检索PubMed数据库,获取2010年以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对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有10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纳入Meta分析,总计脑动静脉畸形患者493例,其中血管内栓塞组267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2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栓塞组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组治疗BAVM完全闭塞率的比值比(OR=0.30,95%CI:0.15~0.63),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OR=1.20,95%CI:0.63~2.2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治疗后病死率(OR=1.32,95%CI:0.51~3.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 血管内栓塞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作为BAVM的起始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较血管内栓塞治疗后闭塞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徐铭 [1]  王卫星 [1]  朱吉祥 [1]  徐宏治 [2]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麻醉科 200040 [1]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200040 [2]

期刊:《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8年26卷1期 25-30,35页

 点击阅读

复合手术在脑血管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目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排名第一的疾病.随着显微外科及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改善.然而,某些脑血管疾病如复杂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血管长节段狭窄和(或)闭塞在单一模式下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复合手术技术综合了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手术两种技术的优势,极大提高了复杂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性.本文就复合手术技术在脑血管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刘青林 [1]  王东海 [1]  李刚 [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济南,250012 [1]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年35卷1期 96-98页

 点击阅读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神经内镜下颅底外科手术理念源自于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手术.近10多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光源镜头与手术设备器械的不断革新,使得这一领域倍受关注.同时,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在颅底外科的应用指征也更加广泛、独立.本文将着重关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术者间的合作、操作与止血技术以及颅底重建的进展,同时对其在不同颅底部位及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最后亦提出该技术入路的局限性与瓶颈,并展望未来.

作者:卢云鹤 [1]  曹依群 [1]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032 [1]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年35卷1期 92-95页

 点击阅读

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国内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研究,从选穴特点、电针参数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以进一步推广电针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电针治疗该病疗效确切,但目前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关于电针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PTN的相关性研究仍显不足,尚未研究出治疗PTN的定量化的参数,未能形成电针治疗PTN的最优方案.

作者:李晓宇 [1]  李荣荣 [1]  孙晶 [2]  陈利芳 [2]  方剑乔 [1]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05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杭州,310005 [2]

期刊:《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28卷1期 181-185页

 点击阅读

经半一半椎板入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14例

Experience of 14 cases using hemi-semilaminectomy microsurgery treating by 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半-半椎板显微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至2014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32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于术前行MRI检查及血管造影确诊,其中研究组14例,经半-半椎板人路手术治疗,对照组18例经传统全椎板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位于胸段18例,腰段12例,颈段2例.瘘口均为单动脉供血.经半-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瘘口与传统手术相比在未增加并发症的前提下,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少.随访6个月至2年,患者术后症状均较前术前好转.结论 在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精确定位瘘口位置的前提下,经半-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保持.

  

作者:唐亚娟 [1]  朱亮亮 [2]  江晓航 [1]  李甲 [1]  应广宇 [1]  朱永坚 [1]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杭州,310009 [1]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沧洲,061000 [2]

期刊:《中华医学杂志》2019年99卷1期 36-40页

 点击阅读

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长期随访结果(附550例报告)

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of 550 cases of spastic torticollis treated with modified Foerster-Dandy operation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ST)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5年4月至2013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50例ST患者,均行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治疗,即采用枕颈部后正中入路,不打开枕鳞及枕骨大孔,予限制性椎板切除,内镜辅助下行硬膜下双侧副神经、C1脊神经根切断术,C2~C4脊神经前、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采用Tsui量表评估手术疗效,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0~ 156个月,平均(117.0±5.5)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痉挛改善率分别为73.6% (54.7%,86.4%)、70.2% (48.8%,85.1%)、73.2% (51.1%,88.5%).550例患者的术前Tsui评分为17.2(13.6,20.6)分,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Tsui评分分别为4.6(2.2,7.3)分、4.9(2.6,8.1)分以及4.3(2.0,7.5)分,较术前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出现转颈无力30例(5.5%),耸肩无力34例(6.2%),双臂外展受限32例(5.8%),长期颈背部疼痛及麻木45例(8.2%),颈围变细11例(2.0%),吞咽困难62例(11.3%).其中5例转颈无力及9例吞咽困难无明显改善,其余并发症经康复训练均有好转.随访期间25例患者(4.5%)的痉挛症状复发.结论 改良Foerster-Dandy手术是治疗ST安全、长期有效的外科手段.

  

作者:刘红举 [1]  于炎冰 [1]  任鸿翔 [1]  许骏 [1]  徐晓利 [1]  张黎 [1]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29 [1]

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年35卷1期 6-9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