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邮筒内容来源于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文献数据分析以及热点文献推荐,欢迎大家学习阅读。

本期邮筒内血液科键词top10
▲▲▲

血液科篇.png

备注:数据来源,万方医学网2019年03月01日-2019年03月31日期间更新核心期刊产科相关文献数据统计。

本期传递文献
▲▲▲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lasma exchange combined with hormone and immunosuppressor in patients with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枣庄市中心血站接诊的18例TTP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对照组给予PE治疗,观察组在PE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8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组内治疗前后Hb和P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b和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提高TTP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燕 [1]  郝玉贵 [2]  刘继国 [3]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中心血站输血研究科 277101 [1]  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 277101 [2]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输血科 277101 [3]

期刊:《重庆医学》2019年48卷1期 80-82,86页

 点击阅读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老年AML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即使获得初步缓解,预后也较差.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AML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多样化,更多新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当前老年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申清云 [1]  高大 [2]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 [1]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00 [2]

期刊:《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年36卷1期 96-100页

 点击阅读

Th17在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由感染、疫苗接种、药物、食物、花粉等诱发的全身性系统性小血管炎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腹型、肾型、关节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HSP约占2/3[1],表现为在典型皮肤紫癜发生同时或之前、之后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病变部位可累及消化道全长,其中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点、糜烂及溃疡等;黏膜组织活检常见黏膜固有层出血,可伴有纤维蛋白沉积、红细胞淤积和核碎片,以及小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甚至嗜酸性粒细胞渗出等[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等病原体感染及肠道共生菌群失调与腹型HSP发病有关[3-4].研究还发现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他CD4+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在HSP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贯穿HSP整个病理过程,Th17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与HSP的胃肠黏膜屏障损伤密切相关[4-5].因此,深入了解腹型HSP发病过程中Th17及IL-17免疫应答特征、功能及调控与胃肠黏膜损伤的关系,对探讨其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Th17及IL-17在腹型HSP胃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兰连成 [1]  杨梅雄 [1]  单庆文 [1]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宁,530021 [1]

期刊:《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年36卷1期 148-151页

 点击阅读

肝海绵状血管瘤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摘要:

一例男性74岁患者,因左上腹肿块,伴腹胀及进食后腹痛20 d入院.腹部磁共振肝左外叶巨大占位,诊断:(1)肝左外叶巨大占位,考虑血管瘤;(2)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行肝左外叶切除术+后腹膜淋巴结活检术.病理诊断:(1)(肝左外叶)海绵状血管瘤;(2)(肝左外叶、后腹膜淋巴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程雯 [1]  王晗 [1]  杨毅 [1]  郭盛仁 [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诊断科,苏州,215004 [1]

期刊:《中华医学杂志》2019年99卷3期 227-228页

 点击阅读

MOA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9例临床观察

摘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类型,约占所有NHL的40%,标准R-CHOP方案治疗该病的一线方案.该类型淋巴瘤完全缓解率达75%[1],但仍有部分DLBCL患者通过一线化疗仍未达到完全缓解, 或者部分患者治疗达到缓解后会二次或多次疾病复发.二线方案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可作为部分难治复发患者的挽救治疗.

作者:李喜 [1]  张巧花 [1]  侯淑玲 [1]  李丽 [1]  连科 [1]  崔菊亚 [1]  武晓博 [1]  王刚刚 [1]

作者单位:山西医学科学院 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三科,太原,030032 [1]

期刊:《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年19卷1期 123-125页

 点击阅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并文献复习

Pure red cell aplasia follows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 two-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摘要: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导致患者红系造血恢复延迟、血型转换时间延长,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应重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预防和诊断后的治疗对策,以加快移植后红系植入.目前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尚无定论,诊疗尚无规范指南.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高危因素和治疗对策.方法:2例患者,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接受同胞供者的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血型均为A供O,分别于+44 d、+58 d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复习诊治过程和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①1例经美罗华、大剂量甲强龙、血浆置换治疗后痊愈;另1例经大剂量甲强龙、美罗华和硼替佐米治疗后血象于5个月后逐渐恢复;②总结文献报道的93例发生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所有患者均为供受者ABO血型不合,明确血型的患者中A供O者占66%(47/71),同胞供者、非清髓预处理、病毒感染等是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治疗方法有血浆置换、激素、利妥昔单抗等;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少见的并发症,多种因素可促进其发生,目前尚无一致的治疗共识,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对难治性患者,硼替佐米和艾曲波帕可作为新的靶向治疗药物.

作者:陈小玲 [1]  邓慧兰 [2]  鹿全意 [2]  洪秀理 [2]  胡嘉升 [2]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福州市350000;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1]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省厦门市,361004 [2]

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23卷5期 761-766页

 点击阅读

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Effect of arsenic trioxide maintenance therapy on long - term recurrence 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APL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相同的诱导治疗及巩固治疗.维持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三氧化二砷,维持治疗持续进行2个周期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相关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持续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各年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维持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但观察组各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4、2.175,均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维甲酸综合征、颅内压升高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67%比26.67%、6.67%比30.00%、6.67%比26.67%,χ2=0.043、0.023、0.043,均P<0.05).治疗后2、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00%比66.67%、83.33%比60.00%,χ2=4.812、4.812,均P<0.05);治疗后3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33.33%,χ2=4.812,P<0.05).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维持治疗阶段使用三氧化二砷对患者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降低其复发率,提高其生存率.

作者:沈向理 [1]  张慧琪 [1]  黄静 [1]  杨宇佳 [1]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313000 [1]

期刊:《中国基层医药》2019年26卷2期 133-137页

 点击阅读

WT1基因多态性对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Influence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f Wilms tumor 1 gene on the efficacy and clinical progno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摘要:

目的 评估WT1 rs16754多态性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老年AML患者(≥60岁)的外周血或骨髓样本178例.另外收集65例化疗前AML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RNA提取,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 WT1基因rs16754位点位于该基因编码区,在研究人群的基因分布频率为:GG型99例(55.62%),GA型67例(37.64%),AA型12例(6.74%),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26,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 =0.884).不同基因型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分布均衡.携带A等位基因的GA/AA型患者和GG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73和1.64年(P=0.003).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分别为2.06和1.12年(P=0.032).对OS和RFS构建的多变量Cox模型校正之后发现GA/AA基因型患者较好的OS影响仍然存在(HR =0.51,P=0.013).另外,进一步在65例骨髓标本的表达分析中发现,GG型患者相对于GA/AA基因型的患者,骨髓细胞中WT1 mRNA表达显著较高(P<0.001).结论 在接受阿糖胞苷为基础化疗的老年AML患者中,WT1基因rs16754位点可能通过影响WT1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了老年AML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丽 [1]  邬成业 [1]  朱尊民 [1]  黄翠 [1]  和融 [1]  周放 [1]  袁晓莉 [1]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郑州450003 [1]

期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年38卷1期 50-54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