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接受、同意并且能够正确的按照医师或药师的用药指导要求服用药品,这就要求了准确的服药时间、药物剂量、服药次数和停药时间等。那用药依从性差,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现笔者针对上列问题,提出药师又该怎么做?

“药师您好!我家宝宝就是不想吃药,这可怎么办呢?”

孙小楠,吴一波1.png

这样类似的问题相信很多药师都会经常在临床当中遇到。由于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导致药物治疗无法正常进行,越来越受到患儿家长的关注。所谓服药依从性是指患者接受、同意并且能够正确的按照医师或药师的用药指导要求服用药品,这就要求了准确的服药时间、药物剂量、服药次数和停药时间等。

那用药依从性差,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估算,大约30%~50%的慢性疾病由于不按照医师规定用药导致治疗失败,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发育不健全、身体排毒代谢不成熟。此时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与成人大不相同,如果服药依从性差,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知的问题。因此,儿童用药的依从问题更需要我们关注。

导致儿童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很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其一是儿童专用药数量少。由于对儿童专用药的审批程序更为复杂,临床试验开展难度大,经营成本高、利润低,严重打击了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积极性,造成我国儿童专用药品种、剂型和规格都较单一的现状。而这进一步导致了临床儿童用药困难,如有的药品没有适合儿童的剂量,在使用时需要将药品掰开使用,这时服药的克数并不准确,可能造成用药疗效低;再有,服药味道、外观包装不符合儿童的喜好,药味太苦或太涩导致难以下咽。设计简单的药盒包装,没有吸引患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导致不愿意服药;甚至,有的药片太大,而儿童的食道狭窄,并不方便吞服。

孙小楠,吴一波2.png

其二是家长缺乏常识,用药隐患大。有些家长缺少医药常识,擅自给孩子调配用药,合并或重复用药,造成孩子服药过量,对肝功造成过度损伤;家长对孩子生病不重视,随意增减服用药量,症状好了就停止服药,造成用药不足,病情易反复;过分担心儿童用药的毒副作用,给孩子间断服用或不按治疗疗程合理用药等等。

其三是药师指导用药不完善。比如,当医师的治疗方案太复杂,多种治疗方案一起参与的时候,患者家长可能没听懂全部的用药指导,导致买到了药却忘了怎么用。再如,随着药品市场的创新竞争,相关部门的审核推动,有些药物的服用方法、治疗范围、不良反应或禁忌等产生了变化,而临床医师没能及时知晓的话,就会造成用药指导失误。

那么,针对上列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做?

首先,在药品研发与应用方面,作为药师,我们应当呼吁国内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一些适合儿童的剂型,降低用药成本,减少药品毒副作用,让患者用上价廉物美的药品;在治疗中,推荐医师使用儿童服用方便的剂型,如易溶化的颗粒剂,便于吞咽的糖浆剂或者便于掌握剂量的滴剂,避免使用片剂或胶囊;尽量选用儿童容易接受的口味,多选用添加糖或果味香料的药物;药物的外形可做成儿童喜爱的动物、云朵、花瓣等充满童趣的形象,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儿童的服药抵抗情绪。

其次,在患儿家长用药教育方面,药师或医师应当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对患儿家长进行简短有效的用药科普,明确告知家长药品正确的用法、用量,比如一天几次,一次几粒,在饭前(后)服用,服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何种药物,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应对的措施。对于不良反应,家长不用过度恐慌,要根据药师的用药指导和药品说明书正确对待,并及时复诊,通过调整用药方案,从而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孙小楠,吴一波3.png

最后,在药师与患者沟通方面,要充分发挥药师在医疗和用药指导过程中的作用,使医院药剂学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医师和药师要与患儿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患者的沟通多一点,患者对药物使用的知识也会理解得多一点,用药依从性差的现象也会少一点;推动开展完善的药物咨询服务,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让求医的家庭将希望转化成现实。

作者简介

孙小楠 女,就读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目前学习药品经营与药事管理方向。

吴一波 《中国药房》网络版编委,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组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学术部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健康与医学传播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健康促进与传播专委会常委,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通讯员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Int'l J Sci Tech Soc、J Adv Health编委,Front Biosci-Landmark(IF=2.497)、Health Comm.(IF=1.710)审稿专家。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含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