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病似病非病,你可能因为莫名的身体不适而做过不同的体检,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种痛苦旁人难以体会,只有自已一个人默默承受,无助感实在难以言喻。
引起情绪病的成因有很多,可以是家庭背景造成,也可以是个人经历所致,五花八门的事例在新闻媒体中均可以找到。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故事。你可能为过去的伤痛回忆而耿耿于怀;或对自己要求过高而觉得疲倦;亦或对前途感到迷茫而无力前行;内心可能因积压不满而愤世嫉俗……这样负面的情绪像是挥之不去的恶梦,不断纠缠着你,令人精疲力竭。
正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当遇到想不通的事情,首先要静下心来,平复波动的情绪,然后持开放态度向信任的人倾诉,共同面对问题。不要让消极的心态不断积累,否则会逐渐远离群体,倾向逃避现实,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病态心理障碍。
典型的情绪病会出现头痛、失眠、疲倦等,亦有可能发展出众多行为认知障碍,常见的有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等。
抑郁症说白了就是长期情绪低落引起的疾病,患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面对外界一切总是抱着悲观、消极的心态,严重者更会出现妄想、幻觉、自闭等症状。
焦虑症主要是指人对事情表现出焦急、紧张、恐惧的心理活动,这种心态持续不断,无法停止,最终会导致精神分裂、强迫症等。
患者不管做任何事情都烦躁不安,事情有不顺心就破口骂人,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部分的人表现为抗压力能力较低。
西医认为情绪病的病理成因主要由于脑部神经传递物质失调所表现的症状。所以西药用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通过调节神经传递物质来实现的。已知这类物质包括血清素、脑肾上腺素、谷氨酸、氨基丁酸及多巴胺等。对于较严重的情绪病,也会用到镇静药物(见表1)。
表1用于调节情绪的西药
据《黄帝内经》指出,中医将人的情感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情感的变化会联系到人体的五脏六腑,所以情绪波动会对人体有直接影响,因此保持平稳的情绪对健康有利。
中医认为,情绪不舒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百病而生。所以治疗用药主要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药材包括:柴胡、香附、白芍、郁金、玫瑰花、茉莉花、薄荷和合欢花等等。经典解郁代表汤方如表2所示:
表2解郁代表汤方
严格来说,中医不是治病,而是治症。通过消除疾病引起的症状来缓和病情。情绪病会引起很多不明原因的症状,如痛症、皮肤病、失眠等,其中情绪病失眠问题比较常见,亦有不少人备受困扰。临床中医可利用针灸和穴位疗法施治,效果令人满意。
古医书《黄帝内经》提到:“耳为宗脉之所聚”。意思指出耳朵与全身经脉、脏腑相联系。有些中医师利用银针刺激耳朵特定穴位的方法,令情绪病患者促进睡觉的成功案例。
曾有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导致神经衰弱,每晚睡觉至少醒来2、3次,而且容易惊醒。患者接受耳针治疗,每周针灸2次。4周后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所谓穴位按摩法,是指中医师通过按压人体特定的位置,令病程得以缓解。
临床个案上,对于中度情绪病失眠者施以穴位按摩法,一般2-3星期,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半年左右病情得以根治,当然,要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失眠。
穴位按压的位置有3个,包括手腕内关穴、手腕侧神门穴、以及脚背太冲穴。
[1]Hyman S E. New evidence for shared risk architecture of mental disorders[J]. JAMA psychiatry, 2019, 76(3): 235-236.
林佑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中医药学院硕士,目前从事中药学相关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致力传播国外医药科学研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