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我院rhGH不合理使用分析鱼骨图
(1)完善点评制度,加强培训
根据《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说明书、《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8]《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作为处方点评依据[9],制定及完善生长激素点评相关制度,并对儿科医师进行相关培训。
(2)专项处方点评
成立专项点评小组,由临床药师组成,负责日常点评和反馈工作。每月对使用rhGH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发现不合理使用及时反馈给医师,针对回复进行再次评价。
(3)加强信息化建设
使用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前置审核。设置rhGH极量,如给药频率>1次/天,每日剂量>0.2 IU/kg,系统将会弹出8级警示无法开具医嘱。
图2 合理用药系统规则设置
(4)检查(Check, C)
成立合理用药专家点评组,由医务科负责日常事务,成员由医务科、药学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员组成,完成临床用药的监管、督查、考核、指导工作。每月召开合理用药专家讨论会,针对rhGH不合理处方进行讨论并通报,由医务科在医院内网进行相应公示。
(5)处理(Action, A)
将合理用药专项工作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案,优化合理用药系统前置审方规则。将遗留或尚未解决的问题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持续改进。
1
干预前后rhGH超适应证使用情况
2
干预前后rhGH适应证不适宜使用情况
3
干预前后rhGH超剂量使用情况
rhGH自上市以来已使用30余年,由美国国家生长协作研究(National Cooperative Growth Study, NCGS)和Kabi国际生长研究(Kabi International Growth Study, KIGS)等各种国际组织评估了25年来近20万名儿童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0,11]。GH治疗期间,多数不良反应与刺激生长有关(如股骨头滑脱和脊柱侧凸)、水钠潴留(良性颅内高压)或对糖代谢的影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12,13]。其发生率主要取决于接受GH治疗的适应证,特发性GHD或ISS中最低(78/年/10万人),颅咽管瘤或Prader-Willi综合征中最高(184/年/10万人)[13]。由于主要售后监测机构NCGS和KIGS已经关闭,更多研究关注GH的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如死亡、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系统评价显示[14],使用GH治疗后总体全因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 SMRs)有所增加,但恶性肿瘤和心血管SMR并未显着增加。基于目前的研究数据,合理的剂量和适应症给予rhGH治疗是安全的[15]。因此严格掌握rhGH治疗的适应证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才能保证儿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针对我院rhGH门诊处方合理性进行PDCA循环干预,发现不合理问题主要有超适应证联合GnRHa治疗CPP、适应症不适宜和超剂量使用。
目前针对rhGH联合GnRH治疗患儿CPP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但证据级别不高,多为小样本回顾性研究。一项最新的多中心、队列研究[16]评估了448名诊断为CCP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的中国女童(early and fast puberty, EFP)使用rhGH联合GnRHa的疗效。结果显示GnRHa+rhGH或GnRHa虽然均能改善患儿最终成年身高(final adult height, FAH),但是未治疗的对照组也达到了遗传靶身高(target height, THt)。介于昂贵的成本且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明GnRH联合rhGH治疗C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推荐作为CPP/EFP的常规治疗。对于预测身高较低和骨龄进展程度较高的CPP/EFP女童,联合治疗方案有一定获益,但建议临床医生综合考虑身高潜力和用药成本。我国指南[9]不建议常规联合治疗,对预测成人身高严重受损者可考虑应用rhGH,但需密切监测。介于rhGH说明书没有治疗CPP的适应证,但相关指南和文献报道证实有一定疗效,建议儿科医师完善我院超说明用药备案,并严格把握适应证。
此外根据指南[8]和说明书,rhGH除了重度烧伤和成人替代治疗,用于儿童最大量不宜超过0.2 IU/kg/d。在第二和第三轮PDCA循环中均发现了超剂量使用情况,经专家讨论会后决定使用合理用药系统将rhGH前置审核规则设置极量,以杜绝超剂量使用。
通过我院PDCA循环管理,不仅提高rhGH的合理使用率,加强了前置审方系统规则建设,同时也规范了我院儿童超说明用药。充分调动了药师参与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临床上探索更多的合理用药干预途径提供了参考。
[1] RABEN MS. Preparation of growth hormone from pituitaries of man and monkey[J]. Science, 1957, 125(3253):883-884.
[2] RANKE MB, WIT JM. Growth hormone-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Nat Rev Endocrinol, 2018, 14(5):285-300.
[3] 熊璐琪,肖毅频,钟德胜,等.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现代医院,2018,18(7):950-953.
[4] 朱素燕,徐萍,刘瑶,等.PDCA循环结合信息技术管理对人血白蛋白合理使用的效果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33(3):342-345.
[5] 陈仲,侯本新. PDCA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20,20(5):686-689.
[6] 刘猛,乐文清,叶晓磊,等. PDCA理论在我院重点监控药品合理用药督查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7A):121-123.
[7] 黄艳,王波,杨洪波.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房, 2014,25(21):2014-2016.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6):426-432.
[9]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6):412-418.
[10] RANKE MB, DOWIE J. KIGS and KIMS as tools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J]. Horm Res,1999,51 Suppl 1:83-86.
[11] ALLEN DB. Growth hormone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afety, sales, and the unfinished task ahead[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1):52-55.
[12] RANKE MB, PRICE DA, REITER EO. Growth Hormone Therapy in Pediatrics - 20 Years of KIGS[M]. Wilton: Karger, 2007:432-441
[13] BELL J, PARKER KL, SWINFORD RD, et al. Long-term safety of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in children[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1):167-177.
[14] DEODATI A, FERROLI BB, CIANFARANI S. Association between growth hormone therapy and mortality, cancer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Growth Horm IGF Res,2014,24(4):105-111.
[15] HO KK,2007 GH Deficiency Consensus Workshop Participants.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GH deficiency II: a statement of the GH Research Societ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Endocrinology, Lawson Wilkins Society, 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 Japan Endocrine Society, and Endocrine Society of Australia [J]. Eur J Endocrinol,2007,157(6):695-700.
[16] FU J, ZHANG J, CHEN R, et al. Long-Term Outcomes of Treatments for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or Early and Fast Puberty in Chinese Girl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20,105(3): dgz027.
朱洁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主管药师,硕士。
陈 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主管药师,硕士。
毛 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学,药师,博士。
章 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静脉配置中心,主管药师,学士。
朱学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静脉配置中心,主管药师,学士。